A+ A-

关于强基计划 这些问题需了解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1-02-23 09:34:22

  2020年是“强基计划”实施的第一年,36所试点高校开展“强基计划”招生工作。2020年起,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政策,今年3月份,试点高校就会发布年度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哪些考生可以报强基计划?强基计划招生和高考有冲突吗?2月22日,本报记者对考生家长们关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

  潍报全媒体记者王叶妮

  解答: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2020年,强基计划正式实施,根据高校2020年招生条件来看,招生对象主要是两类:综合成绩优异和具有学科特长(五大学科竞赛奖项)的学生。强基计划招生录取是高考成绩、校测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综合考察,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择优录取,因此高考成绩是非常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强基计划指导思想和原则是服务国家战略,招收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通俗来说,强基计划选拔主体是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和少数在某个领域具有突出才能的人才。

  解答: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高校会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并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解答:强基计划起步阶段,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范围内遴选高校开展试点。2020年,强基计划试点高校有36所,均为985、双一流重点高校,其中有8所高校位于北京。

  高校向教育部申请并提交相关专业的招生和人才培养一体化方案。教育部组织专家综合考虑高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质量、科研项目及平台建设情况、招生和人才培养方案等因素,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研究确定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专业和规模。

  试点高校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解答:强基计划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评价考生的招生模式。有两种模式:

  一是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二是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高校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后,由高校组织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对考生进行严格考核,达到录取标准的,经高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报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核准后予以破格录取。破格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

  解答: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在深入调研、总结高校自主招生十六年试点经验,充分借鉴上海等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成果的基础上,制定出台的。与以往自主招生相比,强基计划取消论文、专利等作为入围高校考核条件的做法,将以往自主招生的“降分录取”改为“基于统一高考的多维度考核评价”,按综合成绩重新排序、择优录取。强基计划和原自主招生计划有五个方面的区别:

  一是选拔定位不同。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而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二是招生专业不同。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围;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安排招生。

  三是入围校考的依据不同。自主招生的入围依据主要是考生的申请材料;强基计划的入围依据是考生高考成绩,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四是录取方式不同。自主招生采取降分录取的方式,最低可降至一本线;强基计划将考生高考成绩(不低于85%)、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折算成综合成绩,从高到低顺序录取,体现对学生更加全面的考查。

  五是培养模式不同。相关高校对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在培养方式上未作特殊安排;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将实行小班化、导师制,并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实现招生培养良性互动。

  解答:强基计划是让考生多一次被重点高校录取的机会,与普通高考招生录取没有冲突。

  强基计划是依托于高考进行的高校选拔方式,强基计划以考生的综合成绩录取。网上报名后,考生正常参加高考,高考后确定入围名单、进行校测,如果高考成绩出来后不想继续参加强基计划,那么可以不去校测,对后续志愿填报没有影响,在时间安排上也不影响高考录取。

  需要提醒各位考生的是,如果参加校测后被强基计划录取了,后续志愿批次的填报不能被投档录取。

  解答:高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单独制定培养方案,采取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畅通成长发展通道,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推进科教协同育人,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之外的专业就读。

  解答:强基计划报考流程3月底前,高校公布招生简章。4月,考生网上报名。6月,考生参加统一高考。6月25日前,各省(区、市)提供高考成绩。6月26日前,高校确定参加考核的考生名单。7月4日前,高校组织考核。7月5日前,高校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等折合成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结合往年情况,高校强基计划报名时间一般在20天左右。要在有限时间确定最后的专业院校,准备齐全所有报名材料,时间是比较紧张的。建议家长从现在开始提前搜集考生的竞赛证书奖项、获奖材料及附加证明材料等,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保存,以防报考时因为慌乱,遗漏重要材料证明。

  可提前准备的报名材料有:①自荐信/个人陈述②高中阶段获奖证书及证明材料③高一到高三上学期各阶段期末考试成绩④推荐信(部分大学需要)⑤社会实践活动,省级或市级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证明材料。

责任编辑:李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