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勤于学习坚持原则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1-04-25 13:02:09

  徐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考虑最多的是党的事业,而不是自己的进退荣辱,对党有利的就多干,对党没有利的就不干。“要始终保持一股气、一股劲,保持高昂的斗志和革命热情,为党积极工作、奋斗终身。”徐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每天坚持读书学习下放期间仍未放松

  徐迈坚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使自己的思想修养永远跟上党的要求和时代的步伐。据其家人回忆,徐迈一生几乎没有其他爱好,除了工作就是学习。在他阅读的马列和毛主席著作中,随处可见红色批注。他还养成了记笔记的好习惯,这个习惯来源于延安时期的中组部和陈云部长。党内最早对读书笔记作出论述、提出要求的是陈云,他提出要把撰写学习笔记作为学习制度的重要内容。他在一篇文章中讲到:“读书要做笔记。这有两个好处,一是让你多读几次,一是逼着你聚精会神、认真思索,使你了解深刻些,而不像随便看过去那样模模糊糊。”

  1942年4月中旬,毛主席在中央学习组会议上作《关于整改“三风”》报告时,明确要求:“不管文化人也好,‘武化人’也好,男人也好,女人也好,新干部也好,老干部也好……都要写笔记,一定要写……走的再多也不行……单是走不写笔记,经验就总结不出来。”从那时起,党内历次学习活动对记笔记提出要求,就成了“标配”和“惯例”。

  徐迈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学习。他每天都坚持读书、练字,阅读《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求是》等报刊杂志,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几十年从不间断。

  “文革”期间,徐迈被下放到吉林省和河南省的“五七”干校劳动。当时,他从北京出发到“五七”干校时,除了几件生活用品外,还带了很多书籍。他把这看作是为党工作和学习的另一个战场,白天劳动,夜晚读书,从未放松过。有一段时间,他负责磨猪饲料,就在猪圈旁读书学习。一名中央机关干部,到最基层从事十年劳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挫折,但徐迈不抱怨、不消沉,仍然对党怀有深厚感情,一如既往地学习政治理论,不放弃思想修养改造和对理想信仰的追求。

  坚守纪律保守秘密家中不提工作之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徐迈随中央各部委进京。到达北平后,各项事业百废待兴,在紧张繁重的工作面前,徐迈和同志们把办公室当家,没白没黑地工作。直到现在,与他接触过的不少人还心怀敬意地说:“他就是一个为工作而生的人,每天像拧满了发条一样,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不管多累多忙,没听到他半句抱怨和牢骚。”

  徐迈把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看成是生命的一部分,因为这些都关系到党的利益。他从事档案工作多年,几十年如一日,对党的秘密从不泄露分毫,既使在家中嘴巴就像缝起来一样,一个字也不透露。1977年,胡耀邦担任中组部部长时,曾邀请徐迈从“五七”干校回来,担任一线重要工作。67岁的徐迈自感难以再担重任,便主动提出到二线工作,组织安排他担任了中组部老干部局顾问。

  离休后的徐迈仍坚持在老干部局工作,家里人劝他该休息休息了,徐迈却说:“我还有余热可以发挥,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老干部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我作为一名离休人员去从事这项工作是最合适的。”那时徐迈已经70多岁了,还拄着拐杖,坚持到各地参加有关会议和活动。

  严于律己不搞特殊公私分明不坏规矩

  徐迈做人做事的原则性强,而且公私分明。一位领导与徐迈的儿子徐鹏先交往多年,调到北京工作后,出于尊敬,让家人给徐迈送去两小瓶香油。80多岁的徐迈回家知道后,在重外孙女王晓云的搀扶下,转乘两次公交车,又把两小瓶香油送还。

  1982年,徐迈的亲戚王秀国去北京接徐迈的妹妹回山东,可火车票十分难买。那时徐迈在中组部老干部局工作,配有专车和司机。大家觉得徐迈年事已高,想让司机帮忙买火车票,但徐迈坚决不肯,说:“公车和司机只能办公事,买火车票是私事,我自己去买就行。”于是他自己拿着马扎,坐着公交车,去车站排了五个小时的队买火车票。

  两瓶香油,无论在哪个年代,都不是什么昂贵的东西。收下,纯属个人感情,徐迈不收,不是无情无义,他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一生不收别人的东西,哪怕再小的东西也不能收。收了,就破了自己坚守了一辈子的底线。去买一张车票,也不是什么大事,让司机去,对一名行动不便的老革命来说,也无可厚非,但徐迈一生坚持公私分明的规矩。买一张车票,事再小,也是私事,私事就不能用公车。用了,就坏了这个规矩,不用,他心里就坦然。

  自1940年进入中组部工作,1982年离休,42个春秋徐迈从未离开过中组部。与徐迈一同在延安工作过的许多老同事都走上了不同的领导岗位,但徐迈从未对组织提过任何要求。他觉得只要能为党工作就行,革命工作没有高低贵贱。离休后,徐迈的身体大不如前,但他还是拄着拐杖坚持到各地参加有关会议和活动,到工厂、学校、机关、企业去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忙进忙出不停歇。

  1998年,120名原延安马列学院学员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延安马列学院成立60周年纪念会,88岁的徐迈因病住院未能出席,在病榻上饱含深情地写下了一首《春蚕之歌》:

  人逢盛世古来难,当今盛世在面前。盛世到来党领导得好,人民拥护是根源。根深叶茂春常在,雨后春笋幸福天!

  常言说得好,春蚕到老丝不断,蜡烛燃烧到晚年。不负夕阳无限好,追随诸位同志作贡献。多多努力,多多勤勉,学春蚕,多多吐丝献国家——锦绣江山!

  徐迈很早就立下遗嘱,去世后不能给国家添麻烦,妻子也不能要国家的遗属补助。他去世后,按规定可安葬在北京八宝山公墓,但他生前特意嘱咐去世后埋在北京西郊的“万安公墓”,与母亲埋在一起。这位从延安土窑洞走出的老共产党员,坚守着“至死不给组织添麻烦”和“一辈子低着头生活”的信念,走完了平凡而又不普通的一生。

责任编辑: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