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两支队合编 决定赴胶东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1-08-01 15:50:49


八支队战士涉水渡河。

  八支队很快发展到了两千多人,是寿光境内最大的武装力量。部队整编后,开始做东进准备,张文通说服了八支队战士放下思想包袱,整装出发。八支队在瓦城与七支队会师,打进龙池缴获了地主的武装。为了统一行动,中共鲁东工委决定鹿省三、张文通分别任七、八支队政委,并决定将两支队合编成立联合指挥部。

  传达上级整编决定动员官兵东征作战

  1938年3月13日,鲁东工委书记鹿省三从昌潍来到八支队指挥部驻地王胡城,主持召开了工委扩大会议。会议决定,工委宣传委员杨涤生去淄博一带工作,其八支队政治部主任一职由张文通兼任。会后,八支队指挥部移驻寿光城北傅家庄,传达了整编决定,马保三任指挥,张文通任政治委员兼任政治部主任。

  八支队发展至此,在两千多人的队伍中有共产党员137名。这在当时的寿光境内是最大的武装力量,也是敢于同日军作战的一支英勇部队,其声威已传遍鲁东。

  部队整编后,开始做东进准备工作,马保三、张文通深知最难做的工作是指战员不愿离井背乡。八支队的官兵多是寿光人,而且大都是农民,祖祖辈辈从未离开过自己的家园,乡土观念很重。东征,多数人想不通。于是八支队领导以身作则,首先回家做通家人的工作。作为政委的张文通,更是深深体会到做好思想工作的重要性。他在干部战士中进行思想教育,从抗战第一需要,讲了离乡东征的重要意义,说服了八支队指战员、战士,使他们都放下了思想包袱,指挥部又作了一些必要的安排,就整装待发了。

  与七支队瓦城会师缴获龙池地主武装

  3月23日早饭后,八支队集合整队,张文通发表了简短的讲话,随后部队出发。战士们虽穿着各色各样的服装,但步伐整齐,有的肩背钢枪,有的背插大刀,举着红旗,唱着战歌,颇为雄壮。沿途各村,都有人群欢送。口号声、锣鼓声响成一片。

  部队东进,驻军潍北固堤。3月25日,告别固堤父老,向昌北进发,在瓦城会师七支队。吃过晚饭,稍事休息后,张文通从八支队中挑选了部分精干战士,配足枪弹。由七支队熟悉本地情况的战士领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进了龙池,把地主的武装全部缴获。八支队初到告捷,极大地震慑了当地的地主武装,也提高了自己的声威,群众对八支队也有了好的看法。七、八支队指战员利用有利时机举行群众大会,加深了抗日部队友谊团结的气氛。

  从这天起,八支队与七支队整编后,东征西战,踏遍齐鲁大地,征战五湖四海,同甘苦共患难,有无数革命前辈,在那“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年代,缕缕英雄忠魂遍飘祖国河流山川。

  为了加强党对部队的领导,保证部队的政治素质,使部队能统一指挥,统一行动,中共鲁东工委决定鹿省三、张文通分别任七、八支队政委,强化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并决定将两支队合编成立联合指挥部,统一调度。

  攻打柳疃严重受挫深入开展局势分析

  整编后的番号名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第八支队”,张文通任政委。为了便于工作,部队还建立了军政委员会为总的军政领导机构,鹿省三为主席,张文通、马保三、王云生、赵修德等为副主席。

  七、八支队合编是在意见未达到完全统一的情况下勉强进行的。原七支队代理支队长张鸿礼在鲁东工委决定合编的时候,就坚决反对,他找到军政委员会极力主张攻打柳疃。鹿省三问他为什么,张鸿礼说:“柳疃驻的是杨新元的伪军,没有日本鬼子,很好打。”

  4月1日深夜,各部队进入指定位置。2日拂晓战斗打响,七、八支队很快冲入镇内。但没想到的是,镇里据点内敌军并不仅是杨新元的伪军,还有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日军几个小队的正规军。日军的步枪、机枪、山炮齐发,火力非常凶猛。七、八支队战士都是第一次与训练有素的日本正规军作战,根本没见过这种阵势,加上武器也差,面对敌人的猛烈反击,我军伤亡较大,渐渐不支,失去控制,败下阵来。这时天已大亮。激战中,八支队战士伤亡很大,特务一中队长王佩山身负重伤,一中队无奈撤出战斗。七支队遭到敌人反击后也撤出战斗,退出镇来。日军见七、八支队败退,随即用火炮追击。炮弹不断在撤退的队伍中爆炸,使本已经失去控制打乱了建制的部队更乱,连预备队也冲散了。负责打援的五大队在沟子崖和昌邑城来援日军接火,韩明柱根据他的作战经验,凭险据守,与日军激战数小时,有效地阻止了日伪军北进,还回援追击敌人救龙池。虽有不少伤亡,但是完成了任务,顶住了日伪军的联合进犯,日军害怕受到我军前后夹击才停止进攻,撤回柳疃。

  柳疃战斗受挫以后,军政委员会认真分析了当时的现实情况,找出了失利的因素:指挥权分散,行动不统一的弊端等问题。鲁东工委召集了两支队干部会议,讨论合编和去胶东发展的问题。

  4月5日,胶东特委又一次向鲁东工委发出邀请,请求七、八支队东去帮助他们建立根据地。张文通与军政委员会的同志们分析认为:胶东形势好,地理位置好,群众基础也好。而且当时黄县尚无日军,胶东三面环海,数处口岸,连接海外,经济发展较早。胶东的腹心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有利于部队补给。山区层峦叠嶂、沟壑纵横,开展游击战争十分有利,更利于部队发展壮大。军政委员会领导干部认真分析情况,统一思想认识,召开七、八支队大队长以上干部会议进行讨论,决定东去。

责任编辑: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