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沉冤一朝雪 泰安享晚年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1-08-01 15:54:55


张文通(右一)与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四支队部分领导合影。

  张文通因被污蔑而遭受不公正待遇,七大代表资格也被取消。他处处受排挤,不断接受各种审查,然而从没失去信心,始终对党忠贞不渝。他在耄耋之年沉冤昭雪,恢复党龄和名誉,由中央组织部正式安置在山东泰安,安享晚年。

  带动乡亲投身革命全村烈士有十八名

  在革命生涯中,张文通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以革命事业为重,以解放全中国、为人民谋幸福为目标,主动去发动各地有生力量加入抗日的行列中,充分利用亲戚、同学等关系在弥东一带宣传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团结了一部分进步青年,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带领党员、群众收集枪支弹药,为组建抗日队伍做好思想和物质的准备。张家屯村的人们在张文通的带动和引导下,有众多热血青年投身革命。为了建设新中国,他们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无数爱国志士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张立训就是一名先行者。

  张立训,生于1911年11月,寿光市上口镇张家屯村人,是一名受人尊敬的教书先生,由于受到张文通等人的影响,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学习先进的革命救国理论。1927年,他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投入到党的工作中去。后来他以教学为掩护,积极组织领导抗日救亡运动,开始了革命斗争,组织师生利用夜间书写大量标语,鼓舞了群众,震慑了敌人,为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后跟随马保三、张文通领导的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转战南北。在战斗中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后任八路军山东纵队1旅5团政委、鲁中二军分区1团的政治处主任。

  1942年秋,侵华日军对山东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大扫荡,张立训所在的直属团勇敢地挑起了掩护军区机关突围的重要任务,英勇抗敌,为掩护军区机关突围赢得了宝贵时间。他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冲锋在前,腹部被弹片击中,鲜血直流。听着敌人越来越近的枪声和叫喊声,他命令战士:“不要管我,你们快走,快走啊!”可战士们都围在他身旁不肯离去。多停留一分钟,后果不堪设想,在这关键时刻,他毫不犹豫地用枪对准了自己的头部……把生命留在了沂蒙大地上。

  张文杰,生于1909年12月,寿光市上口镇张家屯村人,与张文通一起并肩战斗大半辈子,风雨兼程,携手前进。在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中,张文杰任骑兵队政治指导员。后来,他和张文通都赴上海工作,张文通任中共上海市常熟区委书记,张文杰任上海军管会副主任。全国解放后,他们又同在吉林工作。

  在张文通的宣传带动下,张家屯村涌现出了很多热血青年,像张立训这样为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还有张泮海、张起光、张在光、张好理、张明义、张在堂、张之兴、郭云亭、郭庆春、张松青(女)、张言明、张新春、张玉川、张庆恩、张光明、张奉贵、张乐才等。

  遭受污蔑和不公坚持真理对党忠诚

  后来,张文通受到不公正待遇和迫害。他去寻找党组织时准备以共产党员身份慷慨赴死,被污蔑为“自首”。尽管张文通多次申辩没有投敌变节,更没有出卖组织和同志,但他们强迫张文通在污蔑结论上签字,从此断送了张文通的政治生命,张文通党的七大代表资格也被取消。张文通时时想起那些为国捐躯的先烈,跟他们相比,这些不算什么。

  1945年,张文通回山东,因这个莫须有的结论和人为的原因受到贬职。1949年随军南下到上海任常熟区委书记兼接收专员,但也因这个结论而被排挤。随后张文通作为支援干部到西南局,在这里他的学识和才干得到邓小平的首肯并在其身边工作,之后调至中央机关。然而在北京和吉林工作期间,仍因这个结论受到压制和歧视,入党时间也从1925年变成1937年。1970年张文通要被遣散到东北乡村,幸而得到时任山东省革委会负责人、原八支队参谋长赵修德相助,才被安置在山东泰山干休所。

  在处处被排挤的同时,张文通还要不断受到各种审查,接受各种荒唐的结论。尽管张文通一再申诉,但因种种历史原因,结论非但没有推翻,反而被上纲上线。“文革”中被污蔑,被殴打关押抄家,造反派批斗张文通时他宁死也不下跪,尽管颈部被铁丝勒出血,仍高呼:“我不是叛徒!”

  面对打击,他没有失去信心,坚信党会给予一个公正的评判,他德行深厚,不计名利、耿直坦荡,永远对党忠贞不渝。

  晚年恢复名誉安置山东泰安

  张文通幼年时学业出类拔萃,读孔孟,学周易,对中国历史了如指掌。在多年革命实践后,对马列主义理论的学习更加深刻,他善用辩证法透析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知力、分析力客观准确,对哲学的研究也达到一定深度。接连不断的诽谤打压,使张文通无比委屈愤恨,但他仍对党忠贞不渝。他说:“我偶尔活下来,更要坚持革命,一个人只要真正给人类做点有益的事情,就叫叛徒也无所谓。”

  他虽然含冤莫白,但仍服从党的安排,兢兢业业为党工作,用实际行动证明他对党的忠诚。张文通撰写了数百万字的文稿,对中国的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都有独到的观点。特别是他90多岁时仍思维清晰,明察秋毫,撰写了数十万字的《孙子兵法》研究文稿,并参与学术论证。

  张文通曾任上海常熟区委书记、西南局调研室主任、西南局税务局长、西南局财政局长、中央财政部人事司长、中央粮食部办公厅主任、中国科学院吉林分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晚年他低调地过着自己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初期,他本来被定为正部级,但他主动请求降至副部级。生活中他简衣缩食,一直保留着农民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张文通颇具人格魅力,耿直坦荡,德行深厚,博闻强识,淡泊名利。他教育子女要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要自力更生。他每天做的事情,就是撰写他的长篇治国手稿,那里有他对未来社会的美好设想。

  张文通又是幸运的,耄耋之年沉冤昭雪,恢复党龄恢复名誉,由中央组织部正式安置在山东。在他最后的生涯里得到中组部、山东省委以及原单位各级党组织的关心和照顾,尤其在泰山脚下的省干休所里得到众星捧月般的待遇。张文通婉拒省级领导的挂名,谢绝任何媒体的采访,潜心研究马列著作和中国历史。他很少谈自己的过去,反感对他的褒奖,心如止水,唯有对曾和他一起革命的烈士深怀愧疚。

  2004年4月13日,张文通因病医治无效,在泰安逝世,享年99岁。

  本期图片由葛怀圣、李钦友提供(署名除外)

责任编辑: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