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陈秉忱曾任毛主席秘书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1-09-06 16:32:54


《陈秉忱书画选集》


陈秉忱治印

  陈秉忱系陈阜的第五个儿子,也是陈介祺的曾孙。他的青年时代,正值清朝政权消亡后的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期。他接受先进的共产主义思想并自觉身体力行,是从陈家深宅大院里走出来的革命人物。

  追求进步向往革命遭受三年监狱生活

  陈秉忱,字邠(bīn,同“彬”)臣或邠丞,其家族世系表上的姓名为陈文璘。秉忱,疑似为取自他的字邠臣的谐音。他的学生时代,正值清朝政权消亡后的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期。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他先是阅读学习英国学者赫胥黎所著的《天演论》。后来,《新青年》杂志和鲁迅的作品都成了他每天不可缺少的读物。他在家乡潍县开办书店、当教员时,结识不少进步青年,逐步接受共产主义思想。

  此后,陈秉忱想方设法与中共组织联系。他秘密阅读学习中共顺直(后来的河北)省委创办的刊物《北方红旗》,还多次资助、营救、掩护共产党人。1932年,他因为营救一位共产党员被出卖而入狱。也有记载说,他因为有共产党嫌疑,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反省院里受了三年的折磨。

  后来当他回忆起这段监狱生活时,风趣地说:“脚镣很沉,夏天还好过点,冬天就只能把家里送来的棉裤拆开才能穿上,整天要用身体去暖和这个铁家伙……近三年的监狱生活,是我的最好的课堂,使我进一步懂得了真理,从一个地主少爷走上了革命道路。这是我一生最大的转折。”

  加入民先积极抗日参加鲁东游击队

  1937年,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潍县地方队部成立。不久,陈秉忱加入,后来成为领导人员之一。他还参与了潍县抗敌后援会组织成立的抗敌剧团的领导工作,并与青年学生郎丰岗合演短剧《血洒卢沟桥》。展现日寇挑起卢沟桥事变、中国军人奋勇抗战的情景,激发民众抗日救亡的热情。

  剧中,陈秉忱、郎丰岗分别扮演两名中国士兵。一名在卢沟桥战场上负伤,另一名想把他背去后方医院救治。但负伤士兵坚决不下火线,誓死抗日杀敌,宁愿与阵地共存亡,最后英勇牺牲。剧情简洁,两人的表演十分生动。演出现场,民众不约而同地发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怒吼声。

  民先是我国先进青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抗日救国组织,1936年初在北平(北京)成立。民先潍县队部成立后,忙于组织召开各种形式的集会,大力开展抗日救国宣传,积极争取潍县县长厉文礼的支持。

  潍县民先的主要议事地点在撞钟院小学(原址位于潍城区颐园小区西部一带),有时也在增福堂街东端陈家大院内宅院小北屋陈秉忱的书房处。

  1938年初潍县沦陷前,在陈秉忱等人的带领下,一部分民先队员跟随厉文礼组织的抗日队伍撤出县城。陈秉忱等人以民先代表的身份,协助厉部工作。由于厉部立场日益反动,绝大部分民先队员在一两个月内逃离了厉部。陈秉忱也离开厉部参加了中共领导的鲁东抗日游击队,任参谋部秘书主任。

  潍县解放征集文物动员家人捐献收藏

  在中共组织的安排下,陈秉忱离开鲁东抗日游击队,经过长途跋涉,经上海、重庆、西安等地,于1939年5月到达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几个月后在抗大毕业。1941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延安到北京,陈秉忱历任延安中国医科大学教务处注册股股长,中央军委秘书、秘书科长、行政处政治协理员,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机要秘书,中央军委办公厅干部处长等职务。

  在延安时期,人少事多,工作非常紧张。陈秉忱总是任劳任怨,经常工作到深夜,以致养成了夜里工作的习惯。1944年,他被评为中央直属机关甲等模范工作者。

  抗战胜利后,陈秉忱在北平工作期间,深知自己担负工作的重要。他严格执行党的保密纪律,几次外出办事,都能够想方设法摆脱身份不明人员的尾随,出色地完成任务。同时,他还经常对周围的人宣传中共的政策和主张。在他的影响下,他在北平的亲戚中有三人成了地下党员。

  潍县于1948年4月解放并改置为潍坊特别市以后,他回到潍坊认真组织文物征集工作。他动员家人将陈家所藏部分万印楼玺印捐献给了故宫博物院。

  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主席到苏联访问时,陈秉忱随行,担任秘书工作。

  调入中央办公厅

  同事敬称“老丈”

  1955年,陈秉忱获授上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

  1956年,陈秉忱调入中央办公厅,历任秘书室副主任、信访局顾问、政研室顾问、毛泽东主席图书管理小组组长等职务。

  调入中央办公厅时,陈秉忱自取“双泉”的名号,意思是在年龄上双倍于苏老泉才开始发奋读书的。苏老泉即苏洵,我国北宋时期文学家,与儿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史称苏洵27岁才开始发愤读书。

  陈秉忱对古文字学、考古学、图书管理学、历史学、逻辑学都具有较深的造诣,但他从不炫耀自己。取名“双泉”以后,他更加孜孜不倦地学习。陈秉忱还喜爱收藏书画,并擅长书法、绘画、治印等。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毛泽东选集》《毛泽东军事文选》《毛泽东诗词37首》线装本等重要文献中,都留下了他的墨迹。

  “文革”中,陈秉忱受到诬陷和迫害,进入中央办公厅“文化大革命学习班”接受改造,处境困难。1978年他得到平反。1979年,他担任毛泽东主席图书管理小组组长。他具有良好的民主作风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他领导下的同事们心情舒畅,发奋努力。因为他的渊博知识和谦虚精神,大家尊敬而亲切地称他“老丈”。

  1982年,陈秉忱离休。他离休前的职务是中央书记处研究室顾问、毛泽东主席图书管理小组组长。离休后,他仍然关心、支持并积极参与毛泽东主席图书批注的整理、编辑和出版工作。为了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九十周年,他废寝忘食,带病工作,从几千件原稿中选编出版了《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等三本集子。

  陈秉忱的生平事迹以《只有奉公之心毫无利己之意——陈秉忱同志事迹片断》为题,收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年12月出版的《做合格的共产党员》第八集。

责任编辑: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