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实施“飞雁归巢”行动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潍坊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07-17 14:42:05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村中飞回领头雁,地上瓜果满田园。幢幢高楼平地起,前阙已是幸福园……”在经济区双杨(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前阙庄村,村民口口相传的顺口溜道出了村庄这些年来的变化。前阙庄村的改变源自回村的“头雁”于英智,他带领村民流转土地、旧村改造,建设田园综合体,让前阙庄村一跃成为全国文明村。

  这只是经济区人才回引的一个缩影。经济区把产业带头人作为村里的“领头雁”,把“田秀才”纳入到“乡土人才”信息库,发挥他们在擅长领域、培育特色产业方面的领航作用,搭建课堂—实践人才培养平台,做好“传帮带”,培训新型职业农民、乡村农技骨干、农村创业青年、种养大户等农业农村实用人才1000人次以上,服务农业经营主体不低于200家,带动就业800余人,形成了“群雁齐飞”良好局面。

资料图片

  栽好梧桐引凤来,归雁阵阵凤还巢。为了全方位引来人才、留住人才,经济区大力推动桑梓情,实施“飞雁归巢”行动,利用春节等探亲走访时间节点,组织返乡大学生开展“英才学子家乡行”活动,挖掘一批有口碑、有回乡意愿的在外成功企业家、高校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等回乡创业,招引“飞雁还巢”,发展“归雁产业”,对优秀人才落实用地优先、人才补贴、税费减免等政策,吸引他们归巢,反哺更多优质项目和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我们与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邓兴旺作为顾问的农业噬菌体项目研发团队合作,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希望能够为农作物细菌性病害防治作出更大贡献。”山东中创健康科技集团负责人王孝伟说道。农业噬菌体项目的落地转化离不开经济区开展的校地合作。近年来,经济区先后与河海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开展校地企交流活动20余场,推送待转化技术成果40余件,对接引进高端技术人才7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6项;建立“河海大学—中惠高芯智慧农业研究中心”,成立农业“服务团”,运用智慧农业技术,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随着高校与地方在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入,合作领域不断拓展,院校的“大专家”也带动了一批当地的“土专家”。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林峰/文

  通讯员 : 冷雪

责任编辑:聂臻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