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死赴晋 展示辩才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5-01-06 15:31:03
春秋时期齐国故城临淄平面图。
晏弱
高密古城遗址。
齐相国晏弱随齐顷公与鲁国公孙归父会盟,以远见卓识预见公孙归父未来会出逃。晏弱等四人替齐顷公冒死出使晋国,被捕。但他善于雄辩和周旋,成功说服晋使苗贲皇,令其又说服晋侯,释放齐国使臣归国,避免了一场齐晋之战。
晏弱参与谷地会盟
预见公孙归父逃亡
晏弱(?~公元前556年)即晏桓子,为齐国名相晏婴之父,春秋时夷维(今高密)人。
公元前595年冬,晏弱随齐顷公在谷地与鲁国公孙归父会盟。晏弱不仅以博学多才、能言善辩为齐顷公出了许多好主意,为齐国赢得会盟的胜利,还以其锐利的目光、远见卓识,明察鲁使公孙归父的内心世界,预见到公孙归父的未来。
《左传·宣公十四年》载:“冬,公孙归父会齐侯于谷,见晏桓子,与之言鲁,乐。桓子告高宣子曰‘子家其亡乎!怀于鲁矣。怀必贪,贪必谋人。谋人,人亦谋己。一国谋之,何以不亡?’”就是说,公孙归父见到晏弱,与晏弱谈到鲁国时,公孙归父表现出很兴奋、很贪念的样子,另外还谈到了一些别的事情。从谈话中,晏弱窥见公孙归父的野心,由此推测出公孙归父未来的下场和归宿。回国后,便对齐国的高固说,公孙归父大概要逃亡,他的贪心必然要算计别人,如此,别人也会算计他。一个国家都算计他,他怎么会不逃亡呢?事实正如晏弱与周定王所预料,后来公孙归父果然出事。
公孙归父姬姓,东门氏,名归父,字子家,鲁庄公之孙,春秋时鲁国上卿。公元前599年周定王派人出使鲁国,回国后使者向周定王汇报见到的季孙孟孙氏及公孙归父,王曰:前二氏可以在鲁国长期保持地位,叔孙氏则可能会败亡。鲁宣公逝世后,公孙归父家族果然被赶出鲁国,逃到齐国。这说明了政治家晏弱的远见卓识。
替公出使晋国被捕 说服苗贲皇得释放
公元前592年,“晋侯使郤克征会于齐,适鲁季孙行父、卫孙良夫亦至,客或跛(郤克)或眇(良夫)或秃(行父),齐顷公惟夫人(萧同叔子)观而笑之。郤克怒,归而请伐齐”。齐顷公得此信息,怕贸然赴晋对己不利,但又不敢不去赴会,便命“高固、晏弱、蔡朝、南郭偃会”。晏弱明知去晋赴会定遭不测,与之要好的人也劝他们不要前去,晏弱却表示,为了国家社稷,为了齐国庶民,死在晋国也在所不惜。显示了一位外交家忠于国家社稷,忠于君王和人民的胸怀。果然四人刚到敛盂,情势就极其险恶,高固吓得独自一人逃了回来。以晏弱为首的几人,不顾安危硬去参加会盟。
夏,宣公与晋侯、卫侯、曹伯、邾子等在晋地断道会见,是为了商量讨伐有二心的国家。又在卷楚结盟,不仅拒绝齐国使臣参加,晋国人还在野王逮捕了晏弱,又在一个叫原的地方拘押了蔡朝,在温地抓了南郭偃。三人俱遭羁押,生死未卜,齐国内尚且不知,情况十分危急。
此时适有晋国使者苗贲皇途经野王,见到晏弱。晏弱以渊博的学识、雄辩的口才,谈古论今,引经据典,向这位使臣表白了他对晋侯的心迹,讲了有道的国君对待外国使臣应有的礼节等等,深深打动了晋国重臣苗贲皇。苗贲皇回国见到晋侯,说:“晏弱有什么罪?过去各诸侯侍奉我们的先君,都是争先恐后地来,可是如今都说我国群臣不守信用,所以诸侯都怀着二心。齐国国君担心得不到礼遇,所以不来会盟,故派四位大臣前来。在他们来之前,齐国的许多侍臣就劝这几个人说:‘君王不出国赴会,晋国一定会拘捕我们使臣的。’故而高子(高固)到达敛盂就逃走了。现在被拘的三人都一致表示:‘如果因为我们断绝了国君的修好机会,宁要死在晋国也要赴会!’为此他们才冒险前来。我们应该好好地迎接他们,以使前来晋国的人有怀念之情。可是我们却逮捕了他们,从而使当初齐国劝他们不要来的预料得以证实,这样我们岂不是犯了错误,自绝于各国诸侯,自绝于各国使节吗?错了不加改正,而又久久不肯释放被拘的齐使,这有什么用处呢?这样一来会使中途回去的人获得逃走的托词,同时又伤害了前来的人,从而使各诸侯产生恐惧心理,以后将如何对待……”
晋侯觉得有理,便指示放松对晏弱等人的看守,使晏弱等人回到了齐国。由此显示了晏弱善于辞令和长于周旋的智慧。不仅按时参加了会盟,不辱君命,还避免了晋国与齐国的一场战争。
力劝齐公应周求后 政治联姻稳固外交
公元前561年,周灵王“求后于齐”,齐侯不决,向国相晏弱问对策。晏弱高瞻远瞩,力促成婚。当时周灵王虽是挂名的王子,但毕竟还有天子的名分。许多小国对天子求后,求之不得。而周灵王独钟情于齐国,主要原因可能是齐为大国,又是当初太公的封地,且历代又有姻亲关系,是亲上加亲的好事。
为了提高齐国的地位,扩大政治影响,晏弱力劝齐侯答应周天子“求后”的事。他对齐侯说:“先王之礼有之。‘天子求后于诸侯,诸侯对曰:夫妇所生若而人,妾妇之子若而人……’”于是齐侯许婚。婚姻既定,公元前559年春,周灵王使刘定公赐齐侯命曰:“昔伯舅大公右我先主,股肱周室,师保万民,世胙大师,以表东海。王室之不坏,系伯舅是赖,今余命女环,兹率舅氏之典,纂乃祖考,无忝乃旧。敬之哉,无废朕命!”很明显周天子对齐侯以伯舅相称,称颂伯舅为王室之所赖,无疑提高了齐侯的身价和齐国的地位。公元前558年,灵王官师随从单靖公迎娶王后于齐国。这既是亲上加亲的喜事,又是一桩政治婚姻,使齐国又出了一位“第一夫人”。尽管婚姻最后是齐侯做的主,但与国相晏弱以国家为重,以古时的道理和例证说服齐侯是有直接关系的。
齐灵公在晏弱辅佐下,无论是灵公的家事还是齐国的国事,都处理得停停当当,内政外交井井有条,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虽不及管仲相桓公时,成为五霸之首的鼎盛时期,也是齐国经历了几十年板荡后一个新的高峰。
责任编辑:邢敏